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(1/2)

大秦帝国风云录 !老太后回书武烈侯,她完全接受武烈侯对李园返回寿春后楚国国内局势发展的预测,同意武烈侯即刻释放李园。

正当武烈侯准备下令释放李园的时侯,南山子和残月再一次找上门来。

上一次他们是为了赵国的事,这一次却是为了楚国的事。残月要报仇,南山子要杀李园,而武烈侯曾经答应过他们,帮助他们诛杀李园,现在李园就在武烈侯的手上,武烈侯不但不杀,反而要把他放回去,这让两人十分愤怒。

“什么叫报仇?”宝鼎问道,“杀了李园,砍下他的人头,就算报仇了?那么我请问,春申君宗族皆灭,死了多少人?春申君所背负的冤屈何时才能得以昭雪?杀了李园一个人也叫报仇雪恨?这让春申君九泉之下何以瞑目?”

南山子老脸一红,无言以对。

残月黯然垂泪,神情悲戚。

“我既然做出了承诺,我既然要帮助你们报仇,那就说到做到,但砍下李园一颗人头,并不能帮助你们报仇雪恨。”宝鼎叹道,“如果我答应了你们今天的要求,那才是背信弃义,自毁诺言。”

“武烈侯有更好的谋划?”南山子问道。

宝鼎点点头,“春申君的仇一定要报,所有参与这场阴谋的人都要付出死亡的代价。李园不过是马前小卒,其背后的黑手非常多,凭借你们的能力,根本报不了仇。现在杀了李园,等于断绝了挖根溯源之路,春申君的冤屈从此再无昭雪的可能。”

“什么叫报仇?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敌人加诸在春申君身上的仇恨,我们要百倍千倍地还回去,把敌人打入地狱,叫敌人万劫不复,这才叫报仇。”

宝鼎神色冷峻,声音森厉,眼里杀气凛冽。

残月骇然心惊,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,而南山子则是深以为然,连连颔首。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领域的杰出者都需要极高的天赋,武烈侯的天赋不在剑术,而在智慧,这一点南山子已经领教多次,对武烈侯早已是高山仰止。在剑术上,南山子敢于傲视天下,可以无视武烈侯,但在智慧上,他只能自叹弗如,望尘莫及。

“计将何出?”南山子追问道。

“当年李园和一帮贵族联手诛杀春申君,争的是什么?”

“权力。”南山子说道,“为了争夺楚国大权,不惜自相残杀。”

“王统,当时争的就是王统。”宝鼎说道,“熊悍做了大王,李太后就能主政。李太后是赵人,出身赵国普通士族,在楚国没有根基。这样一位太后主政,楚国大权必然落入某些权贵手中,可以为他们谋取惊人利益。反之,如果熊悍未能坐上王位,那么不论哪一位庶出公子做大王,楚国权柄都不会落到现在这帮贵族手中。”

南山子听到这话脸色当即就变了,残月也是暗自震骇。武烈侯难道要挑起楚国的王统之争?

“李园在中原大败,被寿春赎买而回,颜面丢尽,其自身势力不但受到重挫,还连累了李太后及其背后势力,如此一来,寿春朝堂上明争暗斗的两股最大势力在实力上此消彼长。这时候当初受到压制一方的权贵们必然展开凌厉反击,以便控制楚国权柄。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权柄?更换王统。一朝天子一朝臣,换一位大王,寿春的天就变了。”

政变?兵变?南山子和残月相顾失色。武烈侯果然疯狂,不出手则罢,一出手必定惊天动地。

“你们想为春申君报仇雪恨吗?想为春申君昭雪沉冤吗?”宝鼎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,用力挥动着手臂,厉声说道,“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发动一场兵变,杀死所有的敌人,重建王统。只要你们参与其中,新大王必定会为春申君昭雪沉冤,会为春申君报仇雪恨,九泉之下的春申君才能因此而瞑目。”

南山子和残月从未想到过要发动兵变,要弑杀君王,这太疯狂了,疯狂得让两人窒息。这可能吗?就凭他们掌握的力量能够发动兵变?能够杀死所有的敌人?能够颠覆楚国的王统?

武烈侯的谋划太惊人了,但从武烈侯的志向来看,这个谋划也在情理之中。

武烈侯要统一天下,如今他的对手就是赵齐楚三国。赵国已经在他的谋划之中,不出意外的话,自掘坟墓的李牧迟早要和邯郸反目为仇,赵国一旦陷入内讧,败亡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。现在武烈侯要放回李园,但放回李园正是武烈侯灭楚的开始,而李园的作用就等同于赵国的李牧,李园回到楚国,必然要与其对手展开激烈厮杀,楚国陷入内讧,那么秦国就获得了攻击的机会。至于为春申君报仇,不过是武烈侯顺手所为,目的是借助春申君的残余力量加剧楚国内部的危机而已。

但南山子也罢,残月也罢,心中已经没有楚国,只剩下一腔血恨。为了报仇,他们愿意倾其所有,愿意粉身碎骨。武烈侯的谋划,武烈侯对楚国的觊觎之心,正好给了他们报仇雪恨的机会。

残月跪倒在地,哀声恳求。她需要武烈侯的全盘谋划,需要武烈侯的直接帮助。

宝鼎最近一直在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李园的价值。历史上李园的记载很少,只言片字,无法给他以帮助,但历史上的楚国在赵国灭亡的那一年楚王悍死了,其弟熊犹继位,但旋即发生了政变,考烈王的庶子熊负刍,也就是熊悍和熊犹的同父异母哥哥,杀了新王熊犹,自立为王。

熊悍和熊犹都是李太后的儿子,当时年少,尚未亲政,主政的是李太后。李太后主政十年,身边肯定有一帮人。据宝鼎从各个渠道获得的消息来看,阳文君熊岳、彭城君昭公和阳陵君庄异这三大贵族政见相同,持连横之策,属于保守一系,而李太后也是保守治国,自然走到一起。陈侯李园、临武君景缨和项君项燕则坚持合纵抗秦,积极图谋中原,属于激进一派。

考烈王和春申君先后死去,幼主继位,年轻太后主政,大贵族为争夺权柄,理所当然要分成不同派系。李太后要为儿子的将来考虑,当然事事求稳,不求有功但求无过,国策上自然倾向于保守。国舅李园则不一样,他要在楚国扎下根基,首先就要建下显赫军功,靠外戚裙带关系保持不了长久的荣华富贵,所以他自然激进,自然要和掌握军队的贵族越走越近。

如今李园大败于中原,合纵之策彻底失败,朝堂上的激进一系遭到重创,李园是不是就此灰心丧气一蹶不振?当然不会,他毕竟是国舅,他的太后妹妹还指望他辅佐大王,所以他不会就此消失。军中贵族也需要他这个特殊人物在前面冲锋陷阵,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,利用他。如此一来,李园回到楚国,第一件事就是守住现有的权力,由此必然引发一场斗争。

任何政变都需要武力的支持,熊负刍发动政变,其背后肯定有军中贵族的支持。军中贵族从支持李园与保守一系殊死搏斗,到支持熊负刍冒着极大风险发动政变,以武力夺取权柄,这期间发生了什么?在短短两年时间内,李园和熊负刍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政变之后,新王死了,那么李太后和那些保守贵族的命运又如何?

熊负刍弑君夺位仅仅过了数年,秦国就开始攻打楚国,而楚国的大军统率一直是上柱国项燕,由此推测,熊负刍应该非常信任项燕,那么当初政变的主谋者是不是项燕?历史上没有记载熊负刍时期的楚国令尹是谁,但无疑肯定是大贵族之一,而这个大贵族显然也是政变的策划者之一。

有了具体的目标就好办,所以宝鼎扶起残月,第一个就说到了熊负刍。

“武烈侯认为他可以做楚王?”南山子吃惊地问道。

“你们和公子负刍是否有关系?”宝鼎问道。

“淮阴君公子负刍少时曾从师于春申君。”南山子说道,“他也曾随我学剑。春申君遭到杀害后,他受到连累,被迫离京就国。”

宝鼎没想到有此意外收获,原来熊负刍不但和春申君关系密切,还和南山子有师生之情,那他谋划的第一步便可顺利展开。

“此人性情如何?”宝鼎不动声色,继续问道。

南山子疑惑地看了他一眼,心想既然你谋划的核心是扶植熊负刍上位,那么当然对他有所了解,这还要问我?南山子犹豫了一下,说道,“很多年没见,不太了解,不过他少年时性格内敛,为人倨傲,虽然勤奋好学,但天赋有限,资质不高,难成大器。”停了片刻,他又说道,“在我看来,他不适合做大王。”

宝鼎笑着摇摇头,“那么,年幼的熊悍适合做大王?”

南山子哑口无言。

“春申君的旧部是否包括景氏和项氏?”宝鼎紧接着提到了楚国的两大手握军权的贵族。

南山子一听就明白了,宝鼎要把熊负刍和景氏、项氏拉到一起。熊负刍只有得到军方的支持,才有可能发动兵变。“算不上旧部。”南山子说道,“春申君主张合纵抗秦,一心一意图谋收复失地,夺回旧都,而景氏、项氏非常支持,但他们对春申君推行的一系列国策十分不满,只能说在对外策略上双方算是同盟关系。”